退抵税如何做会计分录(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退抵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
退抵税的会计分录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退税款的处理
当企业收到退税款时,应将其视为对前期已缴纳增值税的退款。例如,出口退税,企业应在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抵税的处理
抵税通常是指企业可以将某些支出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例如,企业购买固定资产产生的进项税,可以抵扣销项税。处理时,借记“固定资产”,同时贷记“银行存款”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进项税转出的处理
若部分进项税不能抵扣,如用于非应税项目,企业需做进项税转出。例如,某企业购入的办公用品中有部分用于非增值税项目,对应进项税需转出。此时,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留抵税额的处理
企业期末留抵税额,即进项税大于销项税的部分,可结转至下期抵扣。会计处理上不做账务调整,但需在申报表中反映,以便税务机关审核和跟踪。
期末留抵退税的处理
对于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分录方法如下:
销售收入:在营业收入科目下开设“增值税应税收入”子目,记录本期销售收入和应纳税额。
期末留抵退税:在“期末留抵税费”科目下记录本期应纳税额,同时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记录本期应退税额。
银行存款:在“银行存款”科目下记录本期应退税额。
综合以上信息,退抵税的会计分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抵税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进项税转出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 留抵税额结转至下期抵扣时,不做账务调整,但需在申报表中反映。
5. 期末留抵退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的业务类型和税务规定,选择相应的会计分录方法,并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感觉读者对于退抵税如何做会计分录需求较高,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退抵税如何做会计分录这方面的需求,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希望读者也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预算会计的核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核对收入 :核实各项收入是否已足额入账,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检查是否存在应计未计的收入。审核支出事项:
确保所有支出都有合法合规的凭证和审批手续,支出分类准确,核算规范,杜绝违规支出和超预算支出。
清理往来款项:
对单位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进行仔细梳理,及时催收或清偿款项,对长期挂账的往来款要查明原因并按规定处理,不得随意核销。
清查资产:
对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进行实地盘点,核对资产账与实物是否相符,如有差异要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调整。检查折旧计提、摊销是否正确。
核对银行账户:
年末与银行对账,如存在未达账项,需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确保银行存款账实相符。
核对“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科目
核对“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贷方发生额与“行政支出/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的借方发生额。
使用“交叉统计表”,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预算项目进行交叉统计,导出统计数据,再与一体化系统导出的数据进行核对。
核对“行政支出/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科目的“基本支出”(含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与“项目支出”合计数和各支出功能分类合计数。
特定对账情况
事业单位年底与财政对账时,主要核对财务会计下的财政拨款收入与预算会计下的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是否一致。
预算会计的收支结余反映在净资产中,需核对当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后的结余是否账实相符。
平行记账:
在某些会计系统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平行记账的,即两者记录的经济业务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对账关系。
使用工具:
推荐使用专业的财务软件进行对账,如用友畅捷通旗下的好会计,可以实现自动对账和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对账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预算会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和纠正差异,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31839848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