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什么时候有(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套适应国家财政经济需要的、崭新的、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的诞生)
预算会计什么时候有 ♂
我国预算会计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0年10月,当时财政部根据《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中央金库条例》提出了建立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设想,并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制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套适应国家财政经济需要的、崭新的、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的诞生。
从1950年到1996年,我国预算会计一直采用收付记账法,直到1996年10月1日开始改用借贷记账法。1997年,我国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制定并发布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一系列预算会计制度。这些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因此,我国预算会计制度自1950年10月开始建立,并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现行的一系列预算会计制度,这些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感觉读者对于预算会计什么时候有需求较高,下面小编根据读者对于预算会计什么时候有这方面的需求,感觉读者对于下面这篇文章也感兴趣,希望读者也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哪个更难, 因人而异。以下是不同观点的总结:
《初级会计实务》难度较大
该科目更贴近实际的会计工作,涉及核算,对没有会计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较难。
需要掌握会计业务处理,包括会计分录、会计报表等,对数字敏感度和会计原理的理解要求较高。
计算性题目和编制会计分录的题目较难,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要求。
《经济法基础》难度相对较小
该科目需要背诵记忆的内容较多,如法条、易混的日期等,容易记乱记混。
内容多为法律条文、基本规范,虽然需要记忆,但通过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总结归纳、建立知识框架,学习难度会降低。
适合喜欢背诵记忆的考生,相对容易一些。
两科难度相当
有观点认为初级会计考试的难度是入门级的证书,难度不会特别高,但考试范围特别广。
两种科目各有难点,但通过合适的学习方法,都可以克服。
建议
对于零基础或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考生,可以先学习《经济法基础》,因为其内容相对简洁,容易接受和理解,然后再学习《初级会计实务》,这样备考会更有自信。
对于有一定会计基础或逻辑思维能力较好的考生,可以直接学习《初级会计实务》,掌握其理科性质的内容,而对于《经济法基础》,可以通过总结归纳和建立知识框架来降低学习难度。
无论选择哪一科先学,都需要注重理解和记忆的结合,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3183984895@qq.com